〈北非猶太系列〉得土安與猶太人

曾有幸匆匆走訪摩洛哥北部古城得土安(Tétouan),對那白色潔美的西班牙式建築印象深刻,麥地那裏,白色西式樓房以雕像點綴著,藏身於阿拉伯風的麥地那狹小巷弄裡,既非歐洲,也不怎麼阿拉伯,讓得土安成了風格奇特的融合風古城.
那時對得土安一無所知,只覺這個白色城市因不怎麼觀光化而迷人,直到最近開始接觸北非猶太史,才突然從另個角度來理解這座白色城市.

得土安位於直布羅陀海峽南岸,離丹吉爾約六十公里,是目前摩洛哥在地中海沿岸唯一實際控制的港口,1997年,得土安老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得土安的柏柏爾語Tiṭṭawin意指「眼睛」,有「泉源」之意,因此地有相當多的水源.
首度提到得土安城的史料為十一世紀安達盧西亞地理學家Abu Oubayd Al Bakri的著作Al Masalik wal Mamalik,文中精準描述Sebta et Tittawane之間的路程,Tittawane擁有一座古堡與燈塔,並由Wadi Rassen(或Wadi Mjeksa)灌溉。

在Taht El Ghar洞穴與Ceuta附近的El Ghar Lakhal洞穴發現的考古資料證實早在史前時代,此地已有人居.
早在公元前600年,腓尼基人已在Oued Martil出口設立商行.
據信得土安古城始於公元前三世紀,由腓尼基人所建,當時稱為Tin’ta Ouin,是一座柏柏爾城市,爾後落入迦太基與毛里塔尼亞之手,公元前一世紀被古羅馬人摧毀,在此建造碉堡。1307年,Mérinides重建造城,用以監控山區柏柏爾部落。爾後得土安逐漸淪為海盜巢穴,於1399年被卡斯提亞國王亨利三世所摧毀,1415年,葡萄牙拿下Ceuta這個最重要的北部城市,得土安因而成為面向地中海,針對占領者進行軍事戰役的戰略基地.該城市在1437年被休達第一任總督Don Pedro de Meneses的兒子Don Duarte de Meneses摧毀,直到十五世紀末,逃離宗教裁判所的穆斯林與猶太人的到來而得以重建,也因此,得土安猶太人多為sephardes 且講西語.

安達魯西亞的猶太人與穆斯林可說是同時來到得土安,在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重建了得土安的麥地那,將安達盧西亞文化與文獻帶到北非,保存了幾世紀,得土安的麥地那被稱為「白鴿」與「小耶路撒冷」,猶太公墓就位於穆斯林公墓對面。
猶太社區從1511年開始在得土安發展,與流亡的穆斯林關係良好。
十六世紀時,猶太社群繁榮發展,當時得土安為重要的貿易港口,與西方商業往來頻繁,外國使館多設於此,猶太人在商業活動中,發揮重要功能,與奧斯曼帝國(尤其是巴勒斯坦)、馬格里布、利弗諾、倫敦、阿姆斯特丹、直布羅陀以及西班牙的聯繫愈形頻繁.
十六世紀末,葡萄牙猶太人(Marrano)與摩洛哥其他城市的猶太人亦遷徙至此,得土安的經濟、文化與精神層面亦持續發展,Hayyim Bibas年幼時,於1530年,隨家人逃離西班牙宗教裁判所,來到得土安,年長後,與兒子創立了一家非常美麗的猶太會堂,在北非鄰近地區廣為人知,雖然在1665年因地方叛亂而被摧毀,然而在1727年,得土安有七個猶太教堂。
十七世紀時,Moulay Ismaïl大力支持得土安的發展,以此為與歐洲的貿易商行,許多歐洲國家在此設立領事館,庇護了來自安達盧西亞的新難民,然而大體而言,猶太人必須繳交高額稅收,生活貧困.
早年,得土安社會主要由來安達魯西亞的穆斯林摩爾人與西班牙猶太人組成,以及摩洛哥王國的菲斯高官家族,1830年起,約有十二個因法國侵略而逃離舊奧圖曼帝國的阿爾及利亞家族,隨著商業活動發展,從里夫農村移來的人口愈形增加.

十八世紀,得土安失去外交首都的地位,1790年, Moulay Yazid迫害境內猶太人,得土安的猶太社群亦無法倖免.
在驅逐猶太人的法令頒布後,得土安成為純穆斯林的城市,猶太社群代表前往菲斯請願,但只獲得在城外建造社區的許可,開啟得土安Juderia(猶太區)的開端,伴隨隔離政策而來的是各種社會與職業邊緣化措施,猶太人被禁止從事某些行業,被迫穿上特殊的黑衣服,且時常無辜遭受暴力對待.
在被剝奪各種資源之後,猶太人迅速貧窮.
十九世紀初, Moulay Slimane決定在新社區安置並保護猶太人,是而有了新的猶太區.

十九世紀中葉,約九千多人的猶太社群陷入極度貧困,開始往外移民,如Mellila、直布羅陀與Oran,甚至是遙遠的Buenos-Aires、Rio de Janeiro、 Lima 或 Caracas等南美地區.
1860年,西班牙佔領得土安,受到猶太人熱烈歡迎,雖然兩年後,西班牙隨即離開,但給了猶太人安全感以及對未來的美好希望,享有宗教與文化自由,也與穆斯林處於平等地位,甚至吸引內陸猶太人前來得土安定居.
然而好景不常,1867年與1868年間,山區土匪與里夫海盜四處掠奪,加上傳染病與乾旱肆虐,在在危及市民安危,讓猶太人持續移往他地.
進入二十世紀,1912年《馬德里公約》授予西班牙對里夫的控制權,Tetouan成為西班牙保護國的首府,因而經濟復興,減少人口外移.
1956年,摩洛哥獨立,得土安成了摩洛哥的一部份,許多猶太人選擇離開,尤其前往仍在西班牙控制內的Ceuta與Mellila.1960年代,猶太人紛紛移往南美(委內瑞拉,阿根廷,巴西)和以色列,人數迅速下降。
十九世紀末,mellah 約有六千猶太人.
1951年,約有四千名猶太人,196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得土安有三千一百零三名猶太人。1967年六日戰爭之後,猶太人大量前往以色列。1968年,約剩一千名猶太人。1986年,約三百五十個,1990年代初期,僅有兩百多名,相對地,鄰近的西班牙飛地Ceuta約有四百名猶太人,Melilla則有八百名。

圖為法國畫家Alfred Dehodencq(1822-1882)的作品《得土安的猶太節慶》(Fête juive à Tétouan, ou les musiciens juifs à Tétouan,1865年),Alfred Dehodencq在1853年至1863年間,曾多次前往摩洛哥旅行,非常喜歡當地的猶太文化.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