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猶太系列〉1948年Oujda的反猶暴動

摩洛哥境內的猶太人與穆斯林向來還算能和平相處,1948年發生在Oujda的暴動算是極少見的反猶事件,同時也加快猶太人移民海外的速度.

1948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宣布建國,震驚整個阿拉伯世界,紛紛群起抗議聯合國的決定,摩洛哥境內,穆斯林和猶太人長期以來和平共存的傳統更因而被摧毀.

Oujda位於阿爾及利亞邊界附近,距地中海約五十公里,位於安加德沙漠平原,海拔約五百公尺。

依據所發現的猶太墳墓le Qbour el Yahoud來推斷,Oujda的猶太人歷史應該已經非常久遠,然而此時所能找到最古老的資料只有源自十九世紀的口述歷史,早期猶太人生活極度貧困,直到1876年,Amal d’Oujda廢除農奴制度,猶太人的生活才稍稍改善,穿著不再受限,也較能以現代方式傳遞猶太文化.

自1912年至1956年期間的法國殖民期間,猶太人生活相對受保障,二戰時,維琪政權歧視性的猶太法令同樣擴及至摩洛哥境內的猶太人,然而二戰結束,隨即廢止.在這段期間,猶太人與穆斯林的差異性逐漸加大,在大多數情況下,猶太人偏向融入法國文化,採用殖民者的語言,尤其在當時以色列環球同盟(Alliance Israélite Universelle)影響下,更是如此.相對地,摩洛哥穆斯林則進行抵抗法國的民族戰鬥,這些差異加劇了穆斯林對猶太人的敵意.
此外,待摩洛哥成為法國保護國,城市因鐵路開通而產生極大變化,然而猶太區卻無法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不得不往阿爾及利亞奧蘭區的貿易發展,這也讓他們得以發現雖然同樣是猶太人,然而自己的生活習慣及處境與阿爾及利亞猶太人相當不同.
1930到1940年間,從阿爾及利亞移民而來的的猶太人教育程度較高且擁有法國籍,加劇Megorashim猶太人與十六世紀Toshavim猶太人之間的衝突,土著猶太人的習俗被認為老舊而落後,社會結構相對較部落式,因土著猶太人的傳統來自山林山村.
這群住在Ouled Amrem區(後來成為mellah)的猶太人多半從事皮匠和錫匠等手工業,以及貿易等,在西方影響下,在兩代人之間,猶太區出現一個新的中產階級,在經濟較富裕的阿爾及利亞裔猶太人中,特別具有代表性.
在一定程度上,維琪政權可說讓阿爾及利亞猶太人與摩洛哥猶太人這兩個社群更加靠近,1907年,Oujda五分之一人口是猶太人,約一千兩百人,1936年,增加到五千人,1948年反猶暴動發生前,移入Oujda的猶太人口持續增加,約有九千人.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許多摩洛哥猶太人夢想前往新國度,當時Oujda因鄰近阿爾及利亞,成為猶太人前往阿爾及利亞,進而抵達以色列的中介站,數百名猶太人經由Oujda而順利前往以色列.
然而摩洛哥穆斯林同情正與以色列對抗的阿拉伯國家,對這些試圖移民以色列的猶太人不抱好感,摩洛哥民族主義媒體(特別是Al Alam報紙)甚至發文反對猶太人離開摩洛哥。

依據以色列媒體Haaretz於2014年六月八日的報導,以色列宣布建國後幾天,當時的蘇丹Mohammed Ben Youssef(也就是後來的國王穆罕默德五世)發表演說,警告摩洛哥人勿以任何形式聲援猶太復國主義者,並重新強調猶太人是受保護的摩洛哥公民,如果猶太人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反而可能損及自己的公民權益,他並呼籲所有公民要保持穩定與冷靜.
然而這場演說反而被認為是含蓄地煽動了國內穆斯林對猶太人的仇視.

種種因素,終於在1948年的Oujda爆發一場反猶大暴動.
暴動發生前,Oujda猶太人即已收到死亡威脅.
六月七日,為猶太老闆工作的穆斯林雇員全不上工,上午,在一場爭執之後,一個猶太人刺傷了一個穆斯林,在法國當局完全未做出任何反應的情況之下,到了上午九點半,隨即演變成一場暴動,一群人手持斧頭與刀械,聚集在猶太市集示威,造成四個猶太人與一個法國人死亡,且多人受傷.在警察介入下,人群散去.
隔日,仇恨怒火延燒到距離Oujda六十公里的Jerada,該城經濟以煤礦為主,且剛發生一場艱困的大罷工,事件引爆點是一個穆斯林向一個猶太人買了張樂透而未中獎,竟演變成一場大屠殺,造成三十七個猶太人死亡,其中包括Moshe Cohen拉比與其四位親屬,以及多人受傷,該城小小的猶太區近乎被全然摧毀.
短短兩天,共造成四十二人死亡,其中包括十名婦女與十名兒童,受傷人數高達五十五人,而猶太人經營的商店與屋舍則在穆斯林婦女歡呼中,被洗劫一空,造成兩座城市重大的財物損失.
當時治理Oujda的Mohammed Hajoui巴夏譴責反猶暴力,並一一探視受傷的猶太人,竟在六月十一日,在清真寺遭受襲擊.

暴動發生之後,駐Oujda的法國專員René Brunel將暴動原因歸咎於猶太人,認為猶太人才是屠殺的罪魁禍首,因為猶太人試圖經由Oujda前往以色列,且摩洛哥猶太人公開表示對猶太復國主義的同情.
法國外交部一份報告則表示,對當時住在鄰近阿爾及利亞邊界的居民來說,所有前往以色列的猶太人等同於為猶太復國主義而戰的鬥士,是國家的叛徒.

爾後,三十五名參與暴動的穆斯林在卡薩布蘭加的法國軍事法庭受審,兩名被告被判死刑,兩名被判終身監禁,其餘被處以各種刑罰。
這場流血暴動震驚整個摩洛哥,翌年(1949年),移民海外的摩洛哥猶太人高達一萬八千名.

1956年,摩洛哥獨立,穆罕默德五世禁止猶太人移民海外,再度保證他們可享受所有的公民權益,甚至任命猶太人Léon Ben Zaken為部長.然而在穆罕默德五世過世後,猶太移民再度開啟,邊界開放.
1956年至1958期間,離開摩洛哥的猶太人高達十萬人.

我跟貝桑曾數度前往Oujda,只覺這是個發展得還不錯,在現代化中,依然能保有傳統特色的城市,位於沙漠與海洋之間,緊鄰與阿爾及利亞邊界,別具魅力!然而若非閱讀史料,單純走訪當地,完全無法想像這兒也曾經居住相當多的猶太人.
得知Oujda曾發生如此慘烈的猶太大屠殺,不免詫異!畢竟我在那兒遇見的人們是如此純樸和善,整個城市氛圍更是寧靜祥和又不失活力.
雖然對摩洛哥猶太史所知不多,卻也相信穆斯林與猶太人之間,也曾長期和平相處,不似此時般劍拔弩張.
摩洛哥穆斯林與猶太人之間,共享諸多習俗、信仰甚至是節慶,往來頻繁,是彼此的好鄰居,例如在Oujda附近,有著一座Sidi Yahia的墳墓,猶太與穆斯林皆是他為聖者,在經歷多年封閉後,已開放前往憑弔,猶太Shlomo Ha-Cohen拉比與Saadi Hadat拉比的墳墓亦然.

此時穆斯林與猶太人之間敵意的加深,或許也跟當年法國殖民政策、歐洲反猶仇恨以及以色列建國有著連帶性關係吧,而仇恨是那樣容易被煽動,一代傳一代,到後來,誰都說不清是誰先拿起那塊砸人的石頭,卻沒有誰可以放下恐懼,停止拿石頭砸人的行為.

圖為1940年代Oujda的猶太婦女.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