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里夫區化武遺毒一世紀

今年六月,香港爆發反送中示威,至今港警已發射上萬顆催淚彈,對人體及環境的影響已慢慢顯現,先是前線記者證實罹患難以根治的「氯痤瘡」,亦發現大量鳥屍.催淚彈雖非化學武器,然而在密集大量使用之下,難以預料將對市民健康與環境產生何種長期影響.
港府拒絕公布催淚彈成分,卻一再強調催淚彈絕無健康與環境疑慮,仍難杜悠悠之口.

摩洛哥也曾飽受化學武器之害,這近乎是已被遺忘的歷史,將近一世紀過去了,此時居民依然活在當年化武遺毒裡.

1912年簽訂的《菲斯條約》讓摩洛哥正式成為法國保護國,北部劃為西班牙保護國,引發里夫區柏柏爾族不滿,1920年,在柏柏爾族首領Abdelkrim al-Khattabi領導下,柏柏爾族與西班牙發生激烈的武裝衝突,大大挫敗西班牙軍隊,於1921年宣告獨立,建立里夫共和國,眼見西班牙軍隊遲遲無法取得勝利,1925年末,法國加入戰場,與西班牙組成聯合軍隊,1926年5月,里夫共和國滅亡,1927年間,法西聯合部隊在Alhucemas登陸,弭平柏柏爾叛亂,是為第三次里夫戰爭.

里夫戰爭期間,西班牙政府在里夫區大量使用化學武器,且是世界上首批對平民使用化武的國家之一.
1921年,柏柏爾軍隊在Noual戰役大敗西班牙軍隊,西班牙為了迅速取得軍事勝利,也為了報復,開始無差別地使用了光氣、雙光氣、氯化苦以及芥子氣等化學武器,常以平民人口集中處、市集及河流為主要投放標的.1921年,在西班牙高級專員Maroc Dámaso Berenguer給戰爭部長的電報中,寫著:「我一直抗拒對土著使用窒息性氣體,然而在他們不公平與欺騙的行為之後,我必須帶著真正的愉悅使用了.」

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禁止生產芥子氣,各國亦於1925年簽署《日內瓦議定書》(《禁止在戰爭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氣體和細菌作戰方法的議定書》的簡稱),同意不在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然而西班牙政府剛開始對柏柏爾戰士使用催淚彈,但早在1924年便以飛機在里夫區投射大量化學武器芥子氣,這批芥子氣在馬德里附近LaMarañosa的Fabrica Nacional de Productos Quimicos公司負責,該公司為由德國化學家Hugo Stoltzenberg所創,並參與了1920年代初期德國政府的化學武器活動。

當時西班牙在里夫區密集而大量投放有「毒劑之王」的芥子氣,造成數萬男女老幼死於毒氣中,終迫使Abdekrim El Khattabi於1926年前往法國投降,停止這場對平民的屠殺.
一個世紀過去了,對里夫區的居民來說,化武陰影仍在,毒素殘留在土地裡,在水源裡,甚至在血液裡流動.里夫區有著摩洛哥全國最高的癌症發生率,以首都拉巴特腫瘤醫院來說,2015年的癌症病患裡,百分之七十的成人與百分之五十的罹病兒童來自里夫區,尤其集中在Nador 與Al Hocema.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實兩者之間的關係,然而1990年代後期成立的里夫戰爭受難者協會(L’Association pour la Défense des Victimes de la guerre du Rif)認為該區居民的超高罹癌率源自於當年西班牙大量投放的芥子氣.

西班牙政府至今並未承認當年曾在里夫區使用化學武器,摩洛哥政府亦對此保持沉默,向來是摩洛哥民間團體要求西班牙政府負起責任,必須承認當年罪行,且須進行賠償.
2007年2月14日,加泰隆尼亞共和左翼黨向眾議院代表大會提出一項法案,要求西班牙承認曾對里夫區居民使用化學武器,但遭受否決.
此外,摩洛哥境內亦有愈來愈高的聲浪,呼籲法國必須承擔曾經在里夫區使用化武的責任.

對於國內公民社會的要求,摩洛哥政府沉默以對,或許是更希望與西班牙建立更務實的良好關係,不願翻舊帳,國王哈珊二世生前刻意忽略里夫區發展,且曾對里夫區進行嚴厲制裁(特別是在1958至59年的起義期間).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雖然極為重視里夫事務,卻也不將當年化武對里夫的影響是為優先工作.

里夫區罹癌率過高,醫療資源遠不足所需,不少患者須前往拉巴特或菲斯等大醫院就醫,衍生龐大的醫療費用,讓患者與家屬無法負擔.

近來,每每讀著一篇篇香港新聞,常有強烈的即視感.
文中所附照片,上圖是上世紀二O年代西班牙在摩洛哥里夫區投放芥子氣的資料照,下圖是今年港警投放催淚彈的新聞檔案,二者竟如此神似!
一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究竟「進步」多少?
一個世紀過去了,里夫區居民依然活在芥子氣毒害裡.
而此時港警施放的催淚彈,要幾代香港市民的健康與整體生態環境付出代價?
閱讀他人歷史,可映照自身,閱讀歷史,是為抵抗遺忘,以期不再重蹈歷史.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