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乞者朝你伸手……

Le Maroc pittoresque, type de mendiant. Maroc. Photographie de Pierre Grébert. Impression photomécanique, carte postale. Vers 1910-1920. Paris, bibliothèque de l’Hôtel de Ville.

乞討在摩洛哥由來已久,政府雖明文禁止,然而行乞者數量之多,讓許多外國遊客詫異不已!
這當中不乏職業乞丐,甚至形成黑道組織,造成治安問題,讓摩洛哥政府頭痛不止.

〈乞者在摩洛哥〉

據估計,在摩洛哥三千萬人口裡,有五十萬「專業乞丐」,光是卡薩布蘭加,便已高達三萬人,或常態或偶爾依靠乞討維生,摩洛哥是所有阿拉伯國家裡,乞討人口最高的,其次是埃及與阿爾及利亞.

百分之七十五是常態性乞討,不乏團體行動者,集中在清真寺(32%)、街道(29%)、露天市場和超市(16%)前面。
絕大多數一天賺不到五十迪拉姆(約175台幣),只有百分之廿五的人一天收入可以超過一百迪拉姆.另有一說,認為他們一天收入可高達三百迪拉姆.
若乞童身邊有大人相伴,彼此多半有親屬關係,百分之十五的乞者承認身邊孩子是「租」來的,每周租金約五十到一百迪拉姆.
然而摩洛哥刑法規定,任何租用兒童來乞討、提供兒童讓他人乞討,或者中介者,刑期為六個月至兩年。

另外根據全國新聞界的統計數據,每一百五十名摩洛哥人裡,有一名是乞丐,人數約二十萬,其中超過百分之六十二點四是專業乞丐.
女性佔51.1%,男性佔48.9%。 Rabat-Salé-Zemmour-Zaer地區排在第一位,佔21.8%,其次是大卡薩布蘭卡地區佔17.8%,而Chaouia-Ouardigha-Abda Doukkala地區乞者人數最少,僅占6.8%。 34.6%的乞丐年齡在40至59歲之間,而18歲及以下僅佔11.5%。
其中有百分之廿五是十二歲以下且不曾上學的兒童,百分之十五是女性,身邊陪伴的人說她們是被「租」來的.
帶小孩一同乞討的成人,絕大多數是單身且沒有受過教育的女性,只有百分之六受過中等以上的教育.
一般人很難區別哪些是職業乞丐,那些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另有一類是來自國外的乞者,有些是敘利亞難民或者撒哈拉以南的非法移民,為了生活,不得不冒險在街頭乞討,他們尤其集中在卡薩布蘭加、拉巴特、菲斯與梅格內斯這些大城市.

〈貧窮,乞討的源頭〉

沒有人生而為乞丐,是因為貧窮而變成乞丐.
高失業率、高生活費與農村人口外流,是行乞主原.次要原因是丈夫帶來的問題(離婚、遺棄、坐牢、疾病、死亡、虐待與性騷),另有些是家族習慣性乞討.
失業、對寡婦以及失婚婦女的社會補助不足,都讓這些人處於不穩定狀態.沒有工作,沒有失業救濟金,也沒有固定薪資,迫使四十四歲的Noufissa帶著四個孩子行乞街頭.
終歸到頭,問題根源依然是貧窮,國家資源集中在少數菁英手裡,且人民普遍缺乏公民意識,讓貧窮與乞討問題難解.

除了愈來愈接近犯罪集團的職業乞丐,有些是飢寒交迫,不得不上街行乞.
有些摩洛哥人完全找不到工作,不得不以乞討維生,這種情況在大城市裡,尤其常見。
極少數能靠乞討致富,有人靠著乞討來讓孩子受良好教育,或者有錢治病,曾有卡薩布蘭加市民寫信給市政府,請求在街頭乞討的權利,因為他有一個重症孩子需要醫治,希望政府官員對弱勢者的特殊需求與個別痛苦更加敏感.
有些乞丐是殘疾人士,抑或拖著一兩個沉睡中的嬰兒幼童在路邊行乞,這景象時常讓摩洛哥本地然感到驚嚇,即便社會福利組織願意提供協助,這些乞丐都寧願靠乞討混飯吃.有些一旦習慣伸手要錢,便不願尋找其他工作,拒絕他人提供的工作,同時也不願意付出更多努力來賺取更多金錢.

〈浪童與乞童〉

依據2015年國家兒童權利觀察站的研究,摩洛哥有兩萬五千名無家可歸的兒童,其中四分之一集中在卡薩布蘭卡,失學且受父母暴力相向.
這些乞童有百分之廿五不曾上學,百分之九受過古蘭經教育,百分之六十四是小學生,百分之三是中學生.在住宿的部分,百分之三十一的乞童與家人住在同一間房間裡,百分之廿八住破房子,露宿街頭的約有百分之十九.乞童對乞討行為反應不一,百分之七十七認為可以賺錢,百分之廿八覺得開心,百分之十點四對此感到悲傷,百分之八點七感到疲憊.乞童常遇到的問題,百分之廿四點二遇到攻擊,百分之十六點九遇到爭吵與羞辱,性騷百分之十點八,疾病百分之十.
三分之一的乞童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哮喘過敏、肺結核、貧血、風濕病或潰瘍,這些病童裡,男孩占了百分之五十六,女孩佔了百分之四十四.

近年來,Fes 未成年乞者人數暴增,形成讓人憂心的現象,即便當局試圖讓孩子回歸家庭與社會裡,往往徒勞無功,因為這些孩子寧願在街頭賺取容易的錢.愈來愈多的乞童(時有大人相伴)在人行道乞討,拉扯行人衣角,甚至糾纏,非要到錢不可,
這些乞童可分成兩類,一類是被家人利用與剝削,被迫在街頭行乞.另一類是從小被遺棄在街頭,原生家庭功能失常,他們很容易集結幫派,甚至吸毒.
Fes公部門針對這些孩子做調查,幫助他們回到家庭或收容中心.無奈成效不彰,多數選擇回到街頭,繼續從事讓乞童覺得賺錢容易的生意.
更糟糕的是,這些摩洛哥孩童愈來愈跟同樣仰賴乞討維生的南撒哈拉與敘利亞難民孩童混在一起.
街頭浪童至今存在,許多孩子在非常年幼的時候就被丟到街上自生自滅,很快成為犯罪的受害者甚至加害者,許多電影與紀錄片都已揭露這問題,人們明知如何將這些孩子從暴力、吸毒與絕望的深淵中拯救出來,卻選擇別過頭去.總有組織致力於照顧浪童,但這遠遠不及所需.

〈混亂與治安疑慮〉

對許多貧困邊緣人來說,乞討是一門最容易賺錢的生意,玩的是「受害者」、「加害者」與「拯救者」的三角遊戲,完全無法解決真實的社會問題.
行乞在摩洛哥蓬勃發展中,逐漸形成網絡,進行組織犯罪,甚至對拒絕施捨者惡言相向,有時攻擊行為就在警察眼前發生.
由於乞者人數持續上升,一遇到宗教節慶,人數暴增,尤其是齋戒月與開齋節時,施捨成為強制性的,因為佈施(Zakat)是伊斯蘭五功之一,是義務,導致有些行乞不成,尾隨行人甚至暴力相向,迫使改道,有些糾纏咖啡館休息的客人,覬覦桌上財務.有時給了一個,其他乞者就圍了過來,紛紛伸手要錢.
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這些乞丐:交通繁忙的圓環、清真寺、露天市場、主要街道、火車站與車站等,可說是無處不在,此時連高級社區都無法幸免於難.
此外,這些「職業乞丐」往往集中在大型酒店、餐館、銀行和購物中心門口等外國觀光客出入的地方,傷害摩洛哥國家形象,同時影響了數千名摩洛哥旅遊從業人員.

有些已形成組織甚至瓜分地盤,逐漸走入犯罪行為.
有些孩子以賣紙巾的方式來掩飾行乞與偷竊行為,避免被警察逮捕.
有些被逮捕後,送到收容所,然而收容所環境骯髒,無人照顧他們,讓他們又飢又渴又冷,寧願回街頭乞討來養活自己.
由於行乞獲利太高,高達兩百七十億迪拉姆,甚至有政府官員考慮課稅.

鑒於國內乞丐人口實在太多且有增加趨勢,破壞摩洛哥形象,有損公民尊嚴與旅遊部門的努力,還鼓勵了偷懶文化.摩洛哥政府正積極尋找對策,但目前依然苦無有效方案.
Marrakech市政府逮捕不少流浪漢與乞丐,由於綁架幼童並逼迫當乞丐的事件時傳,Agadir市政府提議驗DNA來確認乞者與乞童之間有親屬關係,但因所費不貲,有一定的執行難度.
雖然乞討在摩洛哥是犯法的,可處一到十二個月監禁,但目前毫無減少的跡象.

〈阿任「被行乞」的個人經驗〉

當我第一次踏上摩洛哥土地,便因隨處不在的乞者而震驚不已!他們往往衣衫襤褸,滿面愁容,疲憊不堪,甚或口中喃喃唸著什麼,眼盲與殘疾人士不在少數,當時我心想,天哪,這真的是「悲慘世界」呀!
坐在咖啡廳,遇到乞者前來乞討,是常有的事,通常貝桑都會給一點零錢.
住在沙漠,被乞討的經驗竟只是暴增!
一遇到宗教節慶,前來敲門的乞者極多,進入夏日沙浴季,更出現大量陌生乞者,有些甚至是全家族出動,挨家挨戶地乞討.一般來說,我都會備上一點兒零錢給他們,但他們幾乎是每天固定來敲門,還會通風報信,一個來過之後,不一會兒,又有其他團來敲門!有些除了錢,還會跟我索討藥物或衣物,如果我手邊有,一定會給.
貝桑家族可就不是這種態度,總要我把這些人趕出去,還說他們是小偷騙子!在四哥眼裡,所有乞丐都是好吃懶做的人渣垃圾.我不懷疑有些會飢寒起盜心,但總體來說,還是覺得能幫就幫.
一段時間後,我同樣多少感覺得出來哪些是「乞丐家族」,就像貝桑說的,乞討是他們的工作,也就是媒體所說的「職業乞丐」,我倒並不排斥以行乞為生,有些的確很會演,在我眼前這個痛、那個痛,該該該哀哀哀叫叫叫,我知道了,明白了,要不要給,給多少,是我自己可以決定的,至於他們的行乞動機抑或是否真需要仰賴乞討才能活下去,這事我無法判斷,無從得知,便也不過問他人生命,之於我,「分享」有時很單純為的只是自己內心那份「善」.
甚至啊甚至,當我把一點兒零錢放到乞者手裡,讓他開懷大笑,滄桑老邁臉龐一臉皺紋愈發明顯,露出無牙的嘴,在那當下,我心裡的溫暖喜悅遠高過那一點兒零錢.
或許會有人說,搞不好這些人全是騙子,家裡根本不缺錢!
但在我想法裡,需要在街頭伸手向人要錢,抑或挨家挨戶地敲門乞討,不是啥輕鬆愉悅的活兒,即便他真的家財萬貫,過的都不是可以享受物質富裕的生活,那的確是某種意義上的「匱乏」.即便行乞是他的職業吧,就當乞者給了自己行善的機會,給一點兒回報,也是應該的.

唯一讓我感到為難的,是遇到乞者帶著嬰幼兒乞討的狀況.
帶著嬰幼兒的女性是最容易引起同情的,卻也怕那孩子根本是犯罪集團偷或租來的,尤其這些嬰幼兒往往處於沉睡狀態,一整天不哭不鬧,啟人疑竇啊!
在這情況下,我憑藉的是自己的「直覺」來決定要不要給.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回來到西撒哈拉某大城,晚上在路旁遇見一位帶著嬰兒的女子,就靜靜坐在陰暗角落,非常低調地乞求他人施捨.那嬰兒好小好小呀,應該才一兩個月大吧,抱著孩子的女子年輕而娟秀,看得出來在這麼艱鉅的狀況下,她努力把自己維持得乾淨清潔,抱著孩子的姿態裡,滿是溫柔與愛,身邊還有兩三個大袋子,顯然是她全部家當了.我很想問她為什麼流落街頭?但終究只是給了她點現金,買份晚餐給她,她感激涕零地收下,不發一語.我心裡惦記著,晚些再去看她,已不見她蹤影.
又或者,有一回,兩位女性長者帶著兩個小女孩兒跑來敲門、行乞,我看她們不是村裡人,應是知道我們村子觀光客愈來愈多,上這兒討生活,我給了她們一點兒錢,她們開心地離開,那兩個小女娃兒沿路笑鬧玩耍,嘰嘰喳喳地跟大人說著話,很明顯是一家人,且孩子得到善待,我便也較放心些.

一般來說,在我們村子出沒的乞者相對樸實和善,身上衣著更加襤褸破舊,臉上滿是疲憊風霜,很明顯是物質匱乏的「艱苦人」,卻反而不似城裡乞者那般滿面愁容且迷惘,我不懷疑他們其中真以行乞為職業,甚至是乞丐家族,不僅集體出動且行乞得很熟練,但這不會讓我因此而排斥他們.
有時我也會覺得煩,因為他們每天來要錢,給了一次,之後就天天登門造訪,很像來上班!有時也覺無奈好笑,他們往往是朋友作伴當乞丐,給了一個,就一定也要給旁邊殷殷期盼看著的那個人,所以手邊零錢不能少,壓力好大!
偶爾也會遇到被拒絕後,不肯離去的乞者,在門口哀求、糾纏,但只要說我要找警察,他們馬上落荒而逃!

或許會有人想問,那麼在摩洛哥遇到乞丐,到底要不要給錢呢?
關於這問題,我的回答是:「那就交給『心』決定!」
意思是,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免強,很簡單的!
若是老人,尤其是年長婦女,我常覺給了沒關係,即便行乞是她的「職業」吧,那你告訴我,以她這年紀,以她的能力跟健康狀況,除了乞討,她還能有啥「職業」?即便她有家人,不算真的無依無靠,但,都這把年紀了,還要上街伸手跟人要錢,還不夠可憐喔?

另外是街童,他們很多都是被貧困又不負責任的父母給棄養街頭,只能靠乞討維生,我曾有朋友在照顧街童的非營利組織工作,她告訴我,要改變一個街童,把孩子從街上拉回來,難度有多高!原生家庭肯定失能,即便組織提供教育,孩子不愛來上學,街頭生活有趣多了,他們便從提供免費食宿開始,先讓孩子願意來組織,再慢慢改變他們,然而真正能再回到社會,有正式工作的,少之又少.

我常覺,一個人會流落街頭,以乞討維生,背後有太多我們無法探知的原因,給他一點兒零錢,改變不了什麼,但有時願意分享,為的不過是自己心裡對人的那份善意.

好了,不要說我從來不給啥「摩洛哥旅遊實用建議」,大夥兒來摩洛哥,定會遇到乞丐,這資訊超實用的好嘛!

 
About the Author

Leave a Reply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